2022年社旗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之年,是落实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融入南阳建设省副中心城市的开局之年。做好2022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落实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着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着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成风化人,着力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一、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政治任务,在深刻领会“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上,坚持不懈用这一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把全县人民凝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
强化理论武装。健全理论学习长效机制,持续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制定学习规范,推广以研讨交流为主的学习方式,提升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质量。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研讨会、座谈会,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研究阐释。
深化普及宣传。实施“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活动, 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宣讲。实施”新时代宣讲师”志愿服务计划,开展“百人千场”宣讲。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县融媒体中心等载体,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抓好青少年理论学习,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出一批精品思政课程,策划举办系列主题活动。
开展形式政策宣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宣传宣讲和研究阐释。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聚焦急难愁盼,精准做好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读,持续深化形势政策教育,大力唱响经济“光明论”。持续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学校作形势政策报告制度。
- 二、大力营造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的浓厚氛围
召开党的二十大,是今年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精神文明建设各方面工作都要聚焦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把准基调、精心部署、细化落实。要把重大主题宣传、政策理论教育与群众文化活动、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要把庆祝建党百年激发起来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传递下去,引导人们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组织重大主题宣传和群众性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百年青春路·永远跟党走”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广泛开展戏曲、音乐、书法、美术、舞蹈、摄影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营造欢乐喜庆的社会氛围。围绕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等重要节点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强音。
丰富线上线下宣传形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 用好“百姓宣讲团”,为群众讲述党的十九大以来的辉煌业绩和巨大成就,把成绩说透,把喜事说够,更好激励人民紧跟共产党、建设现代化。通过直播、视频、H5等新手段、新业态做好宣传,推出适应网络新媒体传播形式和规律的优秀作品和视频产品,用新的呈现方式和表达形式充分反映人民群众对党的深厚感情,反映基层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加强议题设置,做好喜迎二十大网上重大主题宣传。
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常态长效机制,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并不断拓展成果,把党史内容纳入党委(党组) 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党员发展和日常教育管理全过程,推动党的历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化机制,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有效衔接,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三、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要大力选树宣传先进典型,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社会氛围,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
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人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强化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 在中小学一体化推进“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学雷锋我行动”“童心向党”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县级以上文明单位为重点,采取征文、书画摄影展、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形式,组织开展“赶考路上有我”主题系列活动。
强化思想道德建设。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阵地,设立市民文明学校,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学习宣传践行《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南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举办宣传践行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短视频大赛,征集评选一批倡导节约制止浪费、实施垃圾分类、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等文明行为的短视频。开展“厉行勤俭节约·节水节电节约粮食”专项行动,弘扬勤俭节约优良传统。广泛开展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等行动。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围绕“食品安全宣传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6·14信用记录关爱日”“安全生产月”,开展诚信主题实践活动,定期发布诚信“红黑榜”,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
选树宣传先进模范。加大先进模范宣传推介力度,以模范人物引领道德风尚。大力宣传我县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重大典型的先进事迹,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三巡六进”活动。组织最美人物、出彩社旗人、乡村光荣榜、新时代好少年、优秀志愿者等学习宣传发布。常态化帮扶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树立德者受尊、德者有得的价值导向。
四、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向纵深发展
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坚持深扎基层、建强阵地,坚持价值引领、重在实践,坚持群众主体、突出特色,用好有效载体,创新路径模式,统筹推进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把文明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把价值要求植入群众心中,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制定下发《社旗县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方案》。2022年6月底前,按照有机构、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标准,实现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全覆盖;积极筹划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搭建,建立集宣传、学习、活动、志愿者服务于一体 , 为 “群众点单、中心 (所、站) 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提供全流程支撑服务的智能网络。实施文明实践阵地优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提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孵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技能提升、志愿服务乡村行、文明实践与融媒体中心共建等七大行动。培养打造一批高素质、专业化文明实践工作管理队伍,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不断提质扩面、提档升级。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建设步伐,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文明实践。
构建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成立社旗县志愿服务协调小组,推动成立社旗县志愿服务联合会或协会,为志愿服务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发展社区志愿服务组织,提升社区综合治理能力。积极倡导“有时间就做志愿者、有困难就找志愿者”,表彰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推进应急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建强平战结合的各类应急志愿服务队伍,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大力发展专业化志愿服务,加强教育、文化、文艺、体育、科技、医疗、法律等志愿服务供给,打造一批志愿服务品牌。围绕“3·5”学雷锋日、“12·5”国际志愿者日、元旦春节等时间节点,集中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青少年广泛参与学校、社区、文明实践中心、公共场所等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他们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培育美好心灵、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学习宣传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培育志愿文化。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网上宣传,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扎根到网络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推广《河南省网络文明行为规范》,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主题活动,引导广大网民自觉遵守互联网法律法规和网络文明规范,做强“网络文明实践月”“争做中国好网民”等网络文明品牌活动。在重要活动、重大节日制作推出一批网民喜闻乐见的H5、短视频、海报等优秀融媒体产品。推出网络公益广告精品力作,加强先进典型网上宣传,不断壮大精神文明建设网上宣传声势。
五、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进城乡文明创建融合发展,持续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城乡环境面貌、社会治理水平和群众生活品质展现新气象、得到新提高。
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以县城区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为牵引,实施文明城市创建提质升级行动,落实《关于建立完善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工作机制的意见》(社发〔2022〕4 号) , 把文明城市创建标准转化为全县各级各部门常态长效工作目标。紧盯市民群众的所急所需所盼,聚焦当前创建工作中难点、疼点、堵点和主要失分点,强力实施交通秩序、市容环境、乡村环境、农贸市场、市民素质等提升行动,消除城市乱象。瞄准短板弱项,加大对乡镇(街道)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指导力度,组织创建专题培训,全面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提质增效,确保蝉联河南省文明城市。
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加强文明村镇后备培育,做好新一届河南省文明村镇评选工作。逐步扩大省、市级文明村镇占比,年底前,实现文明乡镇全覆盖(50%以上乡镇创成市级以上的文明乡镇)、乡(镇)政府所在地行政村创建县级以上文明村全覆盖,60%以上行政村创建成县级以上文明村镇。严格落实文明村镇动态管理措施和问责办法,依托南阳市文明创建动态管理系统,实施文明乡镇创建资料网上申报,不断提高创建质量。广泛开展“乡村振兴文明同行”主题活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和婚俗改革试点,把抵制天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纳入村规民约,进行道德积分排行和道德嘉许,落实农村党员干部操办婚丧事宜报备制度,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治理六乱、开展六清”集中整治,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推进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分批分类推进村容村貌整体提升,积极开展“四美乡村 ”“美丽小镇 ”“五美庭院”建设 ,打造示范村镇 ,推进农房及院落风貌整治。
深化文明单位创建。依据《南阳市文明单位管理实施细则》,促进文明单位创建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严格落实文明单位评选与业务工作挂钩、与文明城市创建挂钩、与承担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挂钩、与绩效考评挂钩等规定,组织创建骨干培训,用好南阳市文明创建动态管理系统,高标准做好新一届河南省文明单位评选推荐工作,推进全县文明单位管理提质增效。深化“文明服务我出彩、群众满意在窗口”活动,着眼优化营商环境,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不断提升各级文明单位和窗口单位服务水平。持续开展结对帮创非公单位文明创建活动,深化“千家非公企业文明创建育苗行动”,分层次分批次培养非公单位文明创建梯队。推动文明创建向网上延伸,积极推荐评选非公文明单位。实施文明单位和文明村镇结对帮创,成立理论、文艺、科技、医疗、法律、心理疏导、应急救援等专业帮扶队伍,开展以“送政策、送文化、送健康、送温暖和助力乡村振兴”为主要内容的“四送一助力”结对帮创活动,推动城乡文明协调发展。
深化文明家庭创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组织书香家庭、廉洁家庭、绿色家庭等特色创建。深化“五好家庭”“最美家庭”推选活动,做好第三届南阳市文明家庭的评选推荐工作。深化拓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乡村光荣榜”选树宣传活动,持续推进“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
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文明校园创建。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工作,提高服务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工作质量水平。按照南阳市文明办《关于推进乡村“复兴少年官”建设的工作方案”, 推动我县乡村 “复兴少年官 ”建设 ,深化拓展 “快乐成长 ” 乡村学校少年官文艺志愿服务行动。开展“童心向党”教育实践活动, 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新时代好少年”选树、经典诵读、“复兴少年宫”才艺展演、未成年人关爱等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评选表彰2022年“新代好少年”,通过校园学习活动、“好少年”进社区巡讲、宣传版面推介、新闻媒体报道等形式广泛学习宣传。开展“学雷锋我行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讲述雷锋故事、传唱学雷锋歌曲童谣、学雷锋志愿服务、文明校园与乡村学校少年宫结对共建、 选树雷锋式典型,引导青少年以雷锋为榜样,乐于助人、热爱集体、服务社会。深化文明校园创建,把立德树人落实到教育教学管理各方面,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文明班级、文明教师、文明学生、文明宿舍等创建,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
六、丰富和改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是凝聚力量的精神纽带,是衡量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尺度。要从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文化城的高度,加快推进文化强县建设,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 加强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为我县融入南阳建设省副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文化支撑。
丰富高质量文化产品供给。打响红色文化、商埠文化、根亲文化等文化品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做好文艺作品的宣传推介工作。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围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深入发掘社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要求,贯穿到主题活动的全过程。
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持续深化公共文化服务改革创新,进一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市书房、农家书屋、乡村文化合作社等阵地建设,开展“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等活动,优化数字化阅读产品和服务供给。持续开展“我们的中国梦”“送欢乐、下基层”“红色文艺轻骑兵”“到人民中去”等品牌文艺文化活动。